您好,欢迎访问航空航天轴承技术及装备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学术交流   >   留学生活分享   >   正文

李臻师兄德国留学经历分享-生活篇

       发布时间 : 2019-12-26   点击数 :

青春不止,奋斗不息

题记:身体和心灵,总有一个在路上。一个不行,那就两个。

1. 身体力行篇——慕尼黑生活半年记事

时光飞逝,岁月穿梭,不知不觉来德国已半年。从最初的万事开头难,到现在生活基本已经适应,科研工作也逐渐进入状态。回顾这半年来的学习和生活,可谓五味杂陈,百感交集。


没有稳定的生活,科研工作也无法开展。那就先从异国的生活作为开始:


生活方面:不会德语,和英语国家比,还是有些难度。主要体现在租房(找房、看房、签合同)、市政厅登记户口、办德国银行卡、买二手家具家电(通过Facebook的二手市场或中国人的二手微信群)、办宽带(刚开始不懂,差点被土耳其人骗,后来又高价花了100欧买专用路由器)、签电力合同(按人头买能耗;电力公司2000多家,价格相差很多,找便宜的但又不能后续被坑)、法律要求每人交广播费(因为不会德语,没注意那封信,差点被罚100欧)、去医院看病(看牙;大半夜去急诊,打完针凌晨140,连公交都没有,不知道怎么回家,护士帮忙叫了出租车,花了42欧,也算是体验一回德国的奔驰E200出租车)。好在有谷歌翻译等软件的辅助,生存的问题基本解决。出了国,吃了各种各样苦头后,才知道在国内、尤其是在工大,是有多幸福,引用小伙伴的一句话出国读书,就是一趟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

 

住:

在找房子和搬家时,在慕尼黑这种地方,让人焦虑和绝望。原因有三点,一是慕尼黑大学和企业多,学生和白领需求大;另一方面是慕尼黑又称百万人的村庄,主城很小,从Garching学校所在地,到城里近20公里。其次是,慕尼黑的租房房价是全德国最高的,人家在柏林合租一个月三四百欧足够了;而在慕尼黑,市里基本七百五十欧起,我们乡镇也要五六百欧一个月。

在搬家时,除了身体上累到极点,精神上更是有一种绝望的感觉,尤其是在往楼上搬沙发和搬洗衣机。在国内,基本上去58同城上找个搬家公司,约好时间,几百块人民币,搬得又快又好。在慕尼黑,作为学生,对于请人这件事,想都不要想了,只能自己一人硬着头皮面对。一方面是作为独立的个体,朋友们的时间都很宝贵,搬家这么苦的事情,你不好意思去和熟人开口;另一方面,如果请搬家公司的话,人工太贵,几件家具沙发、洗衣机、桌子椅子啥的,动辄三百欧起,还是东欧人开的公司,价格还便宜些呢。师兄家换地板,都是我们几个博士生自己铺的,而在国内都是地板公司免费铺的。接着说搬家这件事,好在慕尼黑交通非常发达,除了最开始没经验高价租车外,我们还用过超市的推车来运东西。后来,有的同学说,一学期搬过五次家,还有的同学说自己租车,从卡鲁开200公里,搬到慕尼黑;想想人家遭过的罪,自己也就释然了。


1 居住的对比

 

国内哈尔滨

德国慕尼黑

租房途径

1.          58同城等网站

2.          房屋中介

1.          ImmobilienScout   24 租房中介网

2.          中国人得租房微信群(难度系数相对较低,但是价格太高)

3.          WG网站

4.          Facebook   Munich Housing group

5.          德国开元网

6.          学校自己的租房网

(看似途径很多,其实根本没用)

租房方式

可与房东直接建立联系,或房屋中介带领看房,然后谈价格,觉得满意,当场交钱签合同

除了中国人的微信群和开元网,其他方式通过邮件联系:

只能写邮件介绍自己的来历、收入证明、生活习惯,海投简历,然后德国房东面试。不会德语一大难处就是大多德国人看到英语后,基本就不考虑了。我们租到的房子,运气不好,大概投了300多封信,才收到了4个面试机会。其中有两个还拒绝了我们,好在一个德国房东有朋友在中国,对中国有好感。

租房价格

每月2000~3000人民币应该可以租到很不错的房子,注意,是房子。

每月近600欧,在慕尼黑北边Eching镇(距离慕尼黑城里20公里),还是一个房间,需要与其他两人共用厨房和浴室。

距离

校园内

10公里/6公里

通勤方式和通勤时间

校园内,步行到办公室

第一个房子,10公里,地铁+公交+步行,大概45分钟。

后来换了一个离学校稍近一点的房子,6公里,有直达公交,也可骑车,大概25分钟。


可能你要问了,为什么大家都要找房子呢?学校不提供宿舍么?学生宿舍不便宜么?

慕尼黑这地方是这样的,有一个专门独立的后勤集团公司, Studentenwerk München,大学里的食堂也都是由该公司运营的,只有每周五天工作日提供午餐,吃的方面,后面会详细讲。宿舍很便宜,每月不到300欧,每个宿舍楼还不同,但是相差不多。大部分宿舍楼并不是在学校周边建,可能是哪里地便宜,去哪里建。首先,你要得到学生身份,有了学生卡才可以去网站上申请,而TUM的注册过程奇慢,一般都三个月起,甚至一个学期,这期间只能等待;其次,当你提交学生宿舍的申请后,大概至少也要等一年半起、两年甚至更多。除了本科生和攻博的能等得起,其他人如我这种访学联培,还有硕士生们,就不用考虑了。

 

吃和在慕尼黑生活:

吃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因此把吃和在慕尼黑的生活放在一起写吧。

正如前文提及,学校食堂每周5天工作日,只提供一顿午饭,这就意味着早餐和晚餐都是自己想办法。价格方面,每个食堂不同,城里的主校区好像很便宜,听别的同学说,吃一顿34欧元就可以,我也没去过,但是我所在的Garching食堂,我每次都要吃个67,价格不菲。这么贵好吃也就算了,大多数时间都已不抱期待,饿不到就行,一个中国胃根本吃不惯德国人的餐饮,并且慕尼黑的食物都很重口味,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,可能和南方比起来已经算重口,在慕尼黑,有些食物咸的超乎想象。德国人将面包作为主食,吃面包也就是吃饭了。想想德国人也是蛮可怜的,没有我们的口福。

前文的深夜打车回家,一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到中餐,他说他和他老婆每月都要去吃一次中餐,非常喜欢中餐。并且,慕尼黑我所去过的中餐馆,德国人也是非常多。

由于食堂只有五顿饭,形势所迫,自己买菜、做饭也就成为常事。做饭暨能满足自己的口福,又能省钱,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花时间,要去超市买菜、买回来做,吃完了再收拾厨房,繁忙时,基本以学业为主,也不会做饭,除了食堂的午饭,晚饭可能就是饼干、面包啥的,周末在家煮个挂面。可能你会问,没有小吃部啥的么?是的,没有。并且德国的餐厅我们中国学生一般也是不会去的。大家想出去吃,基本就是找中餐馆,中餐馆吃一顿价格不菲。路边有卖Doner的,来自土耳其的食物,类似于国内的烤肉拌饭里的烤肉,夹在面包或饼里,一个5欧左右。这个也是吃的比较多的食物。


食堂           自己带饭

1 日常食物对比

2 吃的对比

 

国内哈工大

德国慕尼黑

类型

应有尽有

品种单一;香肠、烤鸡、薯条、蔬菜沙拉、意大利面、水煮土豆/圆豆角、披萨、鱼薯、烤猪肘、面包、热狗、Doner、奶油蘑菇汤(太咸了)。

早餐

应有尽有

面包、牛奶、苹果

午餐

应有尽有

食堂,如上所述

晚餐

应有尽有

平日生活:不吃/面包饼干苹果/煮面/烤披萨或薯条/炒菜次数不多

偶尔:去中餐馆。

周六和周日

应有尽有

在家做饭

食堂价格

10~20人民币/顿,物美价廉

6/顿,糊口而已

校外消费

校外饭店类型齐全,价格亲民。

中餐馆对于学生消费偏高。如慕尼黑新疆菜,吃一顿人均20多欧元;川菜馆,一条烤鱼30欧,人均30欧;火锅或自助,人均25~30欧。目前只去过一家人均10欧出头的中餐馆红红,已经是最实惠的了。

其他

除了聚餐大家喝酒,平时基本不怎么喝

办公室,周五下午三点半,德国博士生的喝酒聊天时间。没有菜,只有尬喝。第一次时,我问德国人,喝酒时没有下酒菜么,他一脸茫然的回答道,No,Beer   is food。当然,也有一些德国人是不怎么喝酒的。看过一个视频讲,说德国人人均一年能喝一个浴缸的啤酒,这个我是相信的。慕尼黑啤酒节那些天,地铁上都是酒精味,有一次回家,还差点被喝多的德国人吐身上


    不过德国人办公室的走廊里都带厨房,煮面也非常方便。
厨具很全,有冰箱、微波炉、洗碗机、咖啡机。卫生维持的也非常好。

图2 办公室德国同事在做午饭(基本就是水煮土豆水煮西蓝花,吃的也是够简单)


商场和超市晚上8点准时关门、周日也不开门。就连学校,如果没有许可证,周六周日也是不让进的。


3 营业时间的对比

营业时间

国内哈尔滨

德国慕尼黑

超市

周一至周日,7天,早67点到夜里12点都有

周一到周六,6天,早7点至晚8

商场

周一至周日, 7天,早9点或9点半至晚上9点,周五和周六到10

周一到周六,6天,早930至晚8点,

餐馆

周一至周日, 7天,早9点或9点至晚上到10点;一些类型餐馆如烧烤,会更晚;早餐还有早餐店

每周公休一天,具体哪天各家不同;中午营业至下午2点或2点半;下午休息;晚上五点再重新开门,到九十点基本没啥人了。只有酒吧营业时间长。

公交车

每天正常营运

现在家门口的公交车,周六周日停运。


    因此生活上非常不便利。富裕国家和发达国家是两个概念,富裕并不意味着发达,可能说的就是德国这种吧。再比如,什么年代了,家门口的信箱还在使用,收信还是非常重要的活动,比如收医院寄给你的账单、银行寄给你的银行卡密码、广播电视费的账单等等。

交通方面,好在慕尼黑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,不用太为公共交通发愁。当然现在的住址,周六和周日,去学校的公交是停运的,这跟我们是小镇子有关。慕尼黑城里的就非常便捷。买一次学生学期票,半年内任意时间任意圈数,乘车也没有检票的,只有流动查票。还可以带狗和自行车上地铁。还有一点要吐槽的就是:除了主火车站外,其他地铁站无厕所,主火车站厕所投币开门,每次1欧。 汽车客运站0.5欧;商场0.5欧;景点0.5欧,无话可说。

总结:

万事开头难。最初的日子和搬家的日子总是很难过,好在生活逐步稳定后,就开始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当经过艰难的日子后,心态也有了很大磨炼和转变。国内的校园生活算是象牙塔里的生活,尤其是在工大,后勤的保障,为学生心无旁骛的学习,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和可靠保障。十年前就听过一句话:工大食堂香喷喷,不是书呆就饭桶。出了国后,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
可能大家觉得你去的是发达国家,但是,吃过的苦头确是国内想象不到的,只有亲身过才知道。当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和磨炼后,心境也越发的不同,生存能力、独立生活的能力、面对困难时解决的勇气,都有所提高。在德国的生存问题还要自己解决,想想现在读个书遇到的难点,真的是微不足道,更何况在国内还拥有这么便利的生活条件。可能大家已经不知不觉习惯了国内的便利,不以为然,当你短暂失去后,才知道国内是有多么的好!

 

版权所有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轴承技术及装备工信部重点实验室   技术支持: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